寧可下地獄的復仇者

Netflix最新韓劇《黑暗榮耀》(以下微劇透)是個復仇故事,女主角宋慧喬因高中時受到慘絕人寰的校園霸凌而輟學,在放棄自殺後,她決定展開復仇大計。十八年後,她已逐步凝聚其「復仇者聯盟」⋯⋯

我不清楚韓國的校園霸凌情況,但看過美國和香港的一些資料。一般來說,霸凌者原來男女有別。我稱男性霸凌者為「技安型霸凌」,即霸凌者傾向:1沒有甚麼朋友,2社交上笨拙,3一對一單挑,4在校功課不好,5與被害人不熟;而女性霸凌者則屬「智慧型霸凌」,傾向:1有很多朋友,2很有社交手腕,3把團體中的一個人孤立出來,4在校功課很好,5與被害者很熟。《黑暗榮耀》裡的「霸凌五人幫」男女混合,自然「打成一片」,也可能加上了戲劇式誇張手法,所以女主角能不自殺已很難得。

女主角在復仇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復仇者聯盟」,成員都各有其故事,分別是:善良的社會基層、家暴的受害者、當初無能為力的校護、父親遭所救活的病人殘殺的醫生之子(父子皆是醫生)。至於霸凌一方,只是普通的五個高中生嗎?不,故事要展示的是整個社會體制:有財有勢、縱容子女的父母,唯利是圖、不懂保護子女的父母,靠攏權勢、失去公義的警察及教師,以及徒具形式、只會保佑自己人的宗教系統(在故事中出現的是基督教和韓國民間信仰)。當最應該守護正義、公平、善良的社會上層結構失效,那些破碎的人就會相濡以沫,以計謀與復仇來討回一點公道。復仇故事那麼暗黑,為甚麼仍有那麼多人愛看?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社會太多公義無法伸張,這也是為何「俠文化」在民間總是那麼受歡迎。有趣(其實一點也不有趣)的是,看這類故事時,我們都能同意上流社會、教育、警察、宗教,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助紂為虐。只是一旦在現實世界,我們卻又致力捍衛這些上層結構,失去自省能力。

當男主角問女主角即使成功復仇,未來的人生也只會淪為一片廢墟;她就脫掉衣服,向他展露全身各處因霸凌而留下無法修復的疤痕,說自己的人生早已是無法更荒蕪的廢墟。然後男主角決意成為與她同跳行刑舞的劊子手。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容許我病態一點說:不幸的故事之所以常常比幸福的故事更「瑰麗」,正因後者往往顯得單調乏味,而前者在千變萬化之餘,卻能將不幸者緊緊地結連在一起。痛使人結連在一起,因為世界太多不幸,不幸者又那麼無助,多麼需要相濡以沫。幸福者在述說自己的幸福故事時,縱然不帶任何自高自大之意,甚或旨在散播正能量、見證上主的美善,卻忽略那些故事在不幸者耳中,可能是相隔千萬重的層層疊嶂。

女主角講過一句話(大意):不信神有個好處,就是很清楚自己的去處——地獄。大概表示她可以安心復仇。復仇大概是件反信仰的行為,因為聖經說「伸冤在我(神),我必報應。」復仇似乎是件潛越神的行為,很多教會大佬也以此避開很多社會公義的議題。而復仇者只好選擇以放棄信仰、矢志下地獄來尋求公義伸張。

看這類復仇故事常常大快人心,即使最終主角要同歸於盡,因為現實世界即使你願意同歸於盡,也不見得公義能夠伸張。

詩篇137篇8-9節:「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哪,用你待我們的惡行報復你的,那人有福了。抓起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有福了。」是一段令人頭痛的經文,不知該如何為神「辯解」。我看過不少對咒詛詩的解讀,老實說都無法使我滿意。我一向缺乏智慧為神辯解各類神學難題,卻一直覺得上帝是個「沙膽」的上帝,容許各類使自己陷於不利不義矛盾的內容,放在那本得到聖靈默示的聖經之中。正因為聖經收納了這種活該「下地獄」的內容,於是復仇者除了選擇成為無神論者之外,仍然有可能選擇跟上帝站在同一陣線,述說那些慘絕人寰的故事,不單控訴施害者,同時控訴有財有勢者、警察、教師、宗教人士,為何可以漠視不理,甚至助紂為虐?難道你們以為你們所信奉的上帝又盲又聾?當有權力者不願意出手,復仇者只能尋求以暴力、以下地獄的方式來伸張正義時,難道你們又沒有責任?對咒詛詩、復仇的譴責,就同時在譴責整個容讓各類霸凌橫行的人事物。

故事中其中一個施害者的父親正是牧師,他在講壇上宣講羅馬書12章19節:「 伸冤在我(神),我必報應。」編劇選擇了這節經文,也的確帶給基督信仰者很大的懸念:伸冤在神,我們就真的甚麼都不用做嗎?當有能力者對公義袖手旁觀,上帝要報應的對象,又會包括哪些人呢?

 

作者:王礽福

寫社會、流行文化、神學的寫作人,遊走於香港、台灣和英國

Add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