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態勢】疫情期間科技App大搜羅 哪一款應用程式實用性最高?

伴隨港人走過新冠疫情的「安心出行」,在華為亞太區開發者大會獲得「最佳公共健康夥伴大獎2022」。疫情期間,都有哪些科技產品幫助人類克服疫情?

疫情爆發之後,各國除了採取相關防疫措施、政策以對抗疫情之外,也都紛紛開發出了一些應用程式,用以追蹤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分辨病毒攜帶者與健康人士。

在香港,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安心出行」了。近日,「安心出行」在華為亞太區開發者大會獲得「最佳公共健康夥伴大獎2022」。

「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開發,與2020年11月16日投入使用。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表示,「安心出行」下載量已超過900萬,是香港市民防疫抗疫的重要夥伴。對於獲得獎項,他表示印證香港的資訊科技發展在亞太地區有着領先的地位。「安心出行」可以記錄用戶到訪什麼場所,在什麼時間段內,而且還能顯示使用者接種新冠疫苗的劑數。當然了,「安心出行」很難準確記錄用戶在什麼時候離開相關場所,因為它需要用戶自主在應用程式內進行操作。「安心出行」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不需要使用社交賬號登錄,獨立性強。

除了香港之外,其他地方都有類似的應用程式被開發出來。

在大陸,最重要的就是WeChat裡面的「健康碼」小程序。2020年3月5日開始投入使用。無需安裝下載,在微信內即可使用。與相關的「安心出行」類似,「健康碼」系統也有追蹤功能。在進入一個場所之前,通過WeChat的掃碼功能掃描場所碼,接下來便會顯示出自己的健康碼,只有呈綠碼的人士方可進入,黃碼和紅碼人士只能吃閉門羹。而這幾種碼的劃定主要根據所在地區的風險程度以及使用者的核酸檢測情況。一般情況下,只要核酸檢測顯示為陰性,就會呈現出綠碼狀態,但如果所在地區被劃為高風險區,健康碼會由綠轉黃。至於核酸檢測陽性人群以及密切接觸者,健康碼都是顯示為紅碼。

健康碼用戶的覆蓋率則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因為微信本身就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健康碼的優點是不需下載安裝即可使用,依附於WeChat。但是同時也是一個缺點,因為它依賴於WeChat的功能,如果沒有WeChat賬號,那麼用戶就無法使用健康碼功能,獨立性較弱。

美國在這次疫情中也成為重災區,且美國科技發展程度高,自然在這方面不會落伍。2020年12月17日,美國加州啟動新冠病毒接觸者追蹤APP軟件,名為「CA Notify」,可以幫助人們追蹤其潛在暴露於新冠病毒的情況。該應用程式支持Apple與Android系統,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上皆可下載。此應用程序透過智能手機之間的藍牙信號來確定它們在什麼時間點彼此接觸,一旦最近的接觸者經測試呈陽性時,CA Notify即會以匿名的方式警告用戶。最近幾個月,CA Notify已在美國至少21個州與2個地區做測試,累計至少有600萬人試用了該系統,目前除了在加州正式啟動服務外,科羅拉多州與紐約州均已使用此應用程序。

該應用程式依賴手機的藍牙功能,用戶需長期打開手機上的藍牙,而這其實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包括數據洩露、位置暴露、以及手機病毒入侵等等。

至於日本,同樣有自己的科技手段來應付糟糕的疫情。2020年6月19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宣布,當天15:00(北京時間14:00)開始提供智能手機APP「COCOA」。該APP可通知用戶與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否有密切接觸的可能性。此次提供的APP有安卓和iOS版,可免費下載。通過手機藍牙可將APP用戶之間距離小于1米、接觸時間超過15分鍾的接觸記錄保存在手機內。

與美國的App一樣,都需要用到手機的藍牙功能。而且,像這一類的App,對於用戶的普及程度的要求很高,只有被廣泛使用的前提下,才能提供有效準確的信息給用戶。

韓國針對入境人士,開發了一款「自我診斷」的應用程式,「自我診斷App」可透過在機場、港口的標識牌和特別入境申請表上的網址或掃描二維碼下載。該App每天上午10時會發送短信,要求用戶輸入有否發燒、咳嗽、喉嚨痛等徵狀。若用戶不輸入健康資訊,App會在同一天下午2時至4時再發短信提醒。如果入境兩天後也沒有輸入相關資訊,防疫部門會致電要求用戶輸入,若無法取得聯絡,各地方政府和警察廳等有關部門會追蹤其下落。

很明顯,這款應用程式能否起到作用在於使用者是否自覺輸入真是信息,一旦用戶不願告知自己有發燒、咳嗽等症狀,不如實輸入信息,那麼這款應用程式將如同虛設。

在台灣,有「台灣社交距離App」。2021年5月14日,為優化疫情調查效率及發掘可能風險個案,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行政院資安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合作開發「台灣社交距離App」,利用手持裝置的藍牙訊號強度,偵測使用者間接觸的距離與時間,以科技輔助記錄其過去14天內的接觸史。

這一款應用程式似乎與日本的「COCOA」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COCOA」只會記錄接觸時間超過的15分鐘的個例,「台灣社交距離App」會記錄曾與確診者於2公尺內接觸2分鐘以上者並出現警示畫面,提醒用戶注意最近的身體狀況。

像這樣的在疫情下誕生的應用程式數不勝數,各有優劣。很難切切實實地把它們作一個系統的比較,因為每一個地方的社會情境並不相同,只能說這些都是不同的社會背景、政治背景、經濟背景、科技背景甚至文化背景共同作用下應運而生的産品。

作者:CoolJobz 編輯部

Add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