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人看世界:共赴黃泉 變成共赴溫泉

萬眾期待的放寬通關措施,終於出爐了。香港以往是舉世之名的大城市,四通八達,想到的地方,難有不能前往的。但一場沒完沒了疫情,各式各樣的禁航,熔斷機制,再加上全球最嚴厲,由廿一天減到十四、七、三天的隔離檢疫政策,不只嚇怕了外國遊客,連「去旅行等於返鄉下」的本港旅客,都被迫絕跡。

說到香港人有假期就「返鄉下」,真的絕不誇張。在疫情前的日子,香港人個個都熟知「假期攻略」:怎樣將自己的大假與公眾假期串連,就可以自行制造「長假」而去旅行。事實上,有機構曾對香港人旅行習慣作調查,得出香港人平均每年海外出行高達 11.4 次,是全球最高。

而即使在疫情兩年來,慘被鎖港的情況下,香港人仍然可以創意地發展出獨有的「Staycation」玩法:由到不同的酒店特色房間「打咭」,到豪華式露營(Glamping),郵輪船河(Cruisecation),甚至連飛機河(Flycation)也曾舉辦。一時間,人人都變成了行山專家,一到星期天,大家都要找地方行行走走,香港人遍滿每個角落,西貢郊區每每人多過旺角,成為了替代外出旅行的新常態。

現在通關有望了,情況會改變嗎?

對於香港人而言,不需酒店隔離,加上各國通關逐漸復常,香港人的旅行基因即時爆發:各大會航空公司網站即時被攻陷,所有航班都被搶購一空,看來香港人可以「返鄉下」,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但要注意的是,香港政府若一心以為改變通關政策,由「共赴黃泉」變成「共赴溫泉」,這樣通關就可以吸引海外遊客,或能刺激海外商家回到香港參加會議,或是重辦各式體育盛事的話,看來只會一廂情願了。

首先,香港 0+3 通關,得益的是需要出行的香港人。但這些「共赴溫泉」的旅人們,其實是在「海外駛錢」,對香港經濟幫忙實在有限。相反地,原來因 Staycation和需要檢疫隔離而「受惠」(其實只是苟延殘喘)的酒店業,分分鐘因此連原來的生意也被清零,一舖清袋。

其次,即使海外遊客通關不需再在酒店檢疫了,但留港期間既要不停要做檢測,更不能到各個表列處所和食店消費,這樣的香港還是「消費天堂」和「美食天堂」嗎?限制重重,處處不行,遊客還會來嗎?

看來,香港不因病毒共赴黃泉,卻是經濟和社會真的要到黃泉了。

 

作者:陳永浩

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高級講師、城市地理學博士。致力於推動人文地理學及文化旅遊保育,整合各類知識說好香港故事。

Add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