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政策界、創新界和參與未來想像圈子的各路朋友,多年前已在不時討論機器人和AI的影響,而人類是否會無工做。
我一直以來都擔心,因解決不了的話,社會動盪和烽火處處就避不了,幾年前就在寫。公共政策人和經濟學家提倡多年的全民基本收入UBI,可能可以解決部分問題,就是肉身生存的問題。
至於人的心靈、安身立命、情感寄託、能量無法排解之類的大問題,還要再想。以前我猜想體育、藝術、工藝、創作、人際互服務等活動或engagement可channel、滿足人的多項需要和欲求。
各類機器人bot取代重復類工作已是多年前猜到的,現在已發生,世界高速進入了這狀態。但知識型工作和人才,在大數據和演算法的bot下已是可以取代的,亦已發生。
至於創新和創意類的工作和人才,本來大家以為是難以取代,但當machine積累了海量數據,「了解」得到背後的關係、association和情感,也可以輕易製造出來,深度則是另一回事,事實上是可慢慢調校得到的。
剩下的,就是小部分的服務,對人的近身親切服務,才是人類需要又不想用上bot的。總之都不容易,要再想。
作者:歐贊年
從各種運動、倡議和創新感悟人生,永不停步,意義在何方就追過去。從事媒體、互聯網和創新發展,也參與政策倡議和社區發展。